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首页 新闻 解决方案 行业分析 前沿技术 品牌企业 招标信息 智能交通产品与技术应用汇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 专题报道

【两会】民盟中央: 加快智慧交通建设 提升交通运转效率

来源:中国水运网   发布时间: 2020-05-25 13:45:21

2009年,“智慧交通”理念首次在中国提出,引起各方关注。智慧交通能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发挥最大城市交通效能,建立人、车、路、环境协调运行的新一代综合交通运行协调体系,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提高。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交通强国。

然而,当前我国智慧交通从前期单纯以新技术应用为导向开始向以业务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为导向转变,在高清视频监控、城市停车诱导管理、道路交通流量和交通态势分析、GPS监控等方面已建立较为成熟完善的系统,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缺乏统筹规划的顶层设计。尽管我国出台了智慧交通的各种实施计划,但各部门缺乏系统的信息化规划,缺乏顶层设计,在建设智慧交通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各部门之间互相制约、互相脱节的信息化,增加了集成信息的困难程度,导致信息化建设的收益与成本严重不平衡。

二是缺乏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认识。尽管智慧交通是全国各地交通建设的目标,并且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倡导和推进,但现阶段大部分城市的智慧交通建设仍处于低层次操作,尚未开展针对智慧交通的功能定位、内涵、载体、边界、技术路径等内容的深入研究,甚至连最基本的“大交通”概念都没有形成。同时,缺乏一定的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差异化情况较为严重,阻碍了信息资源的互联共享和整合。

三是地方保护主义依旧存在。在智慧交通建设的过程中,对本地区企业采取特殊照顾,优先选择他们的系统和产品,对不同企业的产品,选择的标准千差万别,这对统一国家行业标准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对不同系统间的兼容性以及系统的运行效率都会有不利的影响,甚至会使系统运行维护、在建成本大大提高。

此外,交通产业链发育不健全、交通系统项目互联互通程度低、交通基础设施全面感知程度低、交通数据应用分析能力弱、关键技术有待突破、投入经费严重不足、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为加快智慧交通建设,破解交通管理难题,提升交通运转效率,民盟中央建议:

一是加强智慧交通顶层设计。智慧交通的顶层设计不仅要考虑先进性,更要注重系统的实用性。政府及各地区应成立智慧交通管理部门,加强协调力度和综合调度管理能力,以智慧交通的需求和服务为核心,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逐步建立智慧交通统一的信息化架构,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跨系统应用集成,避免产生重复建设和信息化孤岛。此外,还要加快创建示范项目。

二是培育专业的人才队伍。首先,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重点培养智慧交通建设高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其次,建立激励机制,加大智慧交通人才引进力度,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发现、引进和使用机制,切实营造“育得精、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环境。第三,建立智慧交通核心岗位“一岗双人、一岗双责”制度,形成人才梯队,降低人才流动带来的风险,保障智慧交通平稳有序发展。

三是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关键核心技术的应用。智慧交通应用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数据挖掘和技术分析,找到公众交通出行和运输的痛点、难点,为社会公众提供快速便捷的交通出行和运输解决方案。这就要求分析技术和方案不断改进、优化,在大数据技术、区块链开发技术、5G通信技术、无人驾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着力创新。同时,还要对这些关键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动态监控,保证相关技术随时更新、保持领先。

四是提升智慧交通信息服务水平。应用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智能终端等新技术,大力推进个性化移动服务发展。整合交通数据资源,建立综合性立体交通信息体系,打造智能交通数据资源共享平台。通过道路LED显示屏随时显示道路、停车、天气等与交通关联的信息,通过手机各类APP为出行者提供行驶中前方信号灯、车流量、停车场、公交运行情况等信息。推广应用互联网交通违法处理APP,方便随时随地便捷处理违法违章。

五是制定和完善智慧交通相关的行业标准。近些年,智慧交通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与之相匹配的行业标准却比较滞后,导致各地在智慧交通的建设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因此,根据交通行业的发展需求,国家应加快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政策,鼓励、引导、支持市场主体或相关部门出台、制定各类标准,促进智慧交通的健康发展。

六是促进行业信息数据深度融合。深度整合交通信息资源,优化、调整业务内容和流程,协调加强各交通系统内部的共享协作,创新应用和服务模式,从而实现信息数据之间、业务和系统之间、资源和业务之间、应用和需求之间的融合。应进一步加大数据开放共享力度,形成数据共享机制,将数据共享作为部门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关链接

 

  栏目导航

新闻聚焦

专题报道

市场动态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在线订阅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亿聚力智慧交通网 www.citnet.cn 网站备案:京ICP备17017045号-1

Copyright © 2007-2022 , All Rights Reserve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转载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