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首页 新闻 解决方案 行业分析 前沿技术 品牌企业 招标信息 智能交通产品与技术应用汇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2020<汇编>企业讯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实验室入刊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2017-05-02 16:35:02

一、发展概况

2015年实验室固定人员83人,其中:正高 32人、副高 42人、中级7人、初级2人。包括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4人,千人计划2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1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

2015年实验室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钟志华院士成为我室汽车安全与设计方向带头人。继续对青年教师的支持和培养,季学武获中国汽车工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2015年,以第二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车辆联网感知与智能驾驶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以第一完成单位完成“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关键技术及多车型应用”项目,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王建强获第22届世界智能交通ITS大会最佳论文奖(是22年来华人首次获得该奖项);王志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发计划重点项目资助,是先进内燃动力团队的第2项重点基金;欧阳明高、李克强、李建秋获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优先启动6个试点专项,欧阳明高牵头编制了其中“新能源汽车”试点专项的实施方案和项目指南。

我室在苏州汽车研究院成立的苏州汽车研究中心在科技创新、产业服务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共完成了58项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其中已实现批量生产20项,已开始市场导入25项。2015年与企业开展合同科研及技术服务 71项,服务企业62家,合同金额近5200万元。目前直接管理的创投基金总额超过6亿元,并通过产业化平台公司孵化了56家高技术企,2015年营收总额达16.5亿元,企业的总市值达53亿元。返校经费促进了跨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10余个院系48位教师围绕41个项目开展联合研究;建立博士生暑期实践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承接了十余位研究生的论文研究,利用研究院的创新创业环境,形成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基地。

二、科研项目及成果

2015年,到款科研总经费9687万元,其中包括2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经费800万元。另有苏州汽车研究院财政拨款1.2亿元。国家级项目经费4400万元,占总经费 45.4%;国际合作项目经费1152万元,占总经费 11.9%;国防军工项目经费 855万元,占总经费 8.8%。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其中重点项目4项。

2015年,发表SCI论文179篇,EI论文238篇。授权发明专利55项。历年来,实验室共发表SCI论文789篇,被引频次总计8009次,平均每篇被引10.15次。

2015年,获国家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3-2015年,共获国家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获奖项目“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关键技术及多车型应用”,突破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能效、安全、实验等多项瓶颈技术,发明了能量回馈式制动系统方案,提出了耦合制动防抱死及失效保护方法,发明了回馈制动负载高精度模拟实验装备。项目成果在宇通、中通、福田、北汽、奇瑞等多家企业混合动力、插电式、纯电动等累计5.6万余辆电动汽车上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三、科研设施及科研能力建设

2015年实验室购置仪器设备440台,总经费1233万元,其中30万元以上设备共6台,总计292万元,包括扭振测试分析系统 、振动噪声分析系统 、电磁动态力学试验系统 、电化学工作站 、四轮驱动系统控制平台 、等温电池量热仪。其中大部分仪器设备都能够共享开放。

四、主要研究方向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主动安全性、汽车被动安全性、先进发动机与排放控制、电动汽车与新型动力、汽车电子控制。

汽车主动安全性包括汽车动力学与控制、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驾驶行为识别与安全辅助系统、交通安全与事故再现。

汽车被动安全性包括汽车碰撞力学、汽车安全性设计、乘员保护及人体损伤机理、汽车新型材料与轻量化。

先进发动机与排放控制包括发动机燃料与燃烧、发动机排放控制、发动机热流体学、动力总成与性能优化。

电动汽车与新型动力包括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纯电驱动系统、混合动力系统、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汽车电子控制包括发动机电子控制、底盘电子控制、智能汽车、智能交通。

五、国内外交流

2015年,继续打造学术沙龙、青年教师沙龙交流平台,其中学术沙龙已举办166次,本年度共20次,2400人次参与,主讲嘉宾中有清华大学副校长1人、院士4人、杰青5人、国外专家学者4人,已形成品牌效应;《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已成为中文核心期刊,本年度出版4期,刊发学术文章53篇,业内影响力不断扩大。

2015年国内外学者前来访问交流835人次,其中,国际知名学者来访交流89人次。教职工因公派出2人次、短期交流82人次。主办或承办了“2015阻抗谱方法表征电化学能量装置特性研讨会”、“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内燃机分会-2015春季会议”、“中美清洁汽车联盟2015技术年会”等国际研讨会和学术会议,进一步提升学术交流水平,扩大国内外业界影响力。

六、发展规划

1)争创优秀级的车辆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国内优势学术团队,引领国家汽车技术发展;

2)进一步加强跨学科研究和实验室共建,发挥苏州汽车研究院的支撑作用;

3)进一步加强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管理,向年轻人和基础性、创新性前沿课题倾斜,以培养人才为目标。


 

相关链接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在线订阅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亿聚力智慧交通网 www.citnet.cn 网站备案:京ICP备17017045号-1

Copyright © 2007-2022 , All Rights Reserve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转载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