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首页 新闻 解决方案 行业分析 前沿技术 品牌企业 招标信息 智能交通产品与技术应用汇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 新闻聚焦

中国智能网联车加速前进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2023-01-10 08:48:00

随着数字经济加速,智能网联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全球性行业分析公司Counterpoint最新研究显示,2022年上半年,美国L2(部分自动化)自动驾驶渗透率为46.5%。中国工信部同期数据为32.4%。数据分析权威机构IHS Markit预计,2025年时中国L2和L3(有条件自动化)自动驾驶渗透率将达到43.6%。

目前,美国在L2智能驾驶市场暂时领先,但L2+将是中国超越的战略机会。2023至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企将重点围绕L2+、L3展开产品研发竞赛。伴随L2+车型销量增长,自动驾驶硬件生产成本、装配成本持续下降,L3车型将快速投产,而L4(高度自动化)自动驾驶会搭载于公共交通工具,如智能公交、智能出租车和智能清扫车等。

支持政策密集出台

智能网联车是通过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使传统汽车发展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2022年下半年,中国国家各部委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进步和商业化落地。

比如2022年8月,交通运输部发布《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鼓励在封闭式快速公交系统等场景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活动,在交通状况简单、条件相对可控的场景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活动,在点对点干线公路运输、具有相对封闭道路等场景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道路普通货物运输经营活动。

9月,交通运输部公布首批18个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项目覆盖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等地,提出以百姓出行、干线物流、港口码头和公园园区等场景实践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

11月,工信部和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城市+车企+使用主体”联合体试点模式,将城市、产品及运营各方责任夯实到位,并给出明确的试点技术要求,要求各方在快速实践中摸索出最佳产业模式。

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2023年或将成为中国智能网联车的规模化运营元年。

技术“三步走”

得益于中国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技术与新能源车产业正加速融合,推动智能网联车技术“三步走”。

第一步是跨越工业红线: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全球竞赛中屡获殊荣。比如商汤科技,已在全球机器视觉最受追捧也最具权威的学术竞赛ImageNet ILSVRC测试中获得“物体检测、跟踪、场景分割”三项冠军,在全球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顶级会议CVPR 2020年ActivityNet竞赛中获得动作分类和时空动作两项全球冠军。值得一提的是,当科技公司为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研发的物体检测能力迁移到智能网联车后,刷脸解锁车门和以FaceID为不同家庭用户提供个性化驾驶舱设置等功能都能实现。

第二步是构建价值闭环:中国的技术已成功实现商用落地。当智能驾驶技术向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和停车场等限定场景延展时,面临的环境挑战越来越大。比如各种遮挡或截断的交通标志、复杂临时的施工道路和雨雪雾极端天气等,都对感知算法提出严格要求,需要通过真实环境路测与虚拟仿真测试,形成 “车路云”数据闭环,快速迭代训练智能网联车的长尾场景,以实行业价值闭环。

以领先技术通过智能网联车的“驾照”大考,成为通往商业化的必由之路。广汽埃安旗下拥有4个环视摄像头、6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等35个智能辅助驾驶硬件,200TOPS高算力智驾计算平台的AION LX Plus新款车型,已率先拿到国内第一张上路考卷。

从广州到深圳,AION LX Plus跨城高速100公里,全程零接管,历时68分钟,平安到达深圳宝安区前海收费站。途经2次高速通道更迭、1座大桥、2次大曲率匝道、3次主辅路切换、6次智能超车、12次自主避让车辆、18次智能变道,AION LX Plus以全程零接管自证L2+辅助驾驶的乘用车出行服务能力,以及一键激活导航智驾、驾驶员状态监测等安全出行管家式服务。

第三步是降本规模化推广:中国汽车智能化技术以标准化推进规模化,持续降低软硬件成本,已带来大规模渗透率提升。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中心

车路协同

纵观当下智能网联车的发展潮流,有两种技术发展方案: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单车智能路线,由企业产品即智能车主导;另一种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基于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技术路线,智能交通成为一种公共服务,而非纯私人出行服务。和前者相比,后者的智能网联车方案是基于北斗技术、城市感知体系、数字基础设施和体制优势等综合系统确立形成。

中国的智能网联车是集大成于一身,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和见多识广的云,互为支撑。

首先,聪明的车依赖见多识广的云, AI软件定义汽车。

2022年8月18日,上海临港产业区三周年之际,智慧交通成为临港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核心场景之一。市民通过小程序预约商汤绝影自动驾驶接驳小巴,即可绕行滴水湖畔,通过全栈体系体验多个“自动驾驶试金石”场景——比如没有左转绿灯的无保护左转场景。随着该小巴在上海、北京、成都和苏州等地相继落地,在更多道路场景中积累测试里程、训练优化长尾场景,儿童识别保护、虚拟行车伴侣、手势语音控制和驾驶员健康实时监测等功能亦投入使用。

其次,智慧的路与聪明的车协同运营,AI软件定义道路。

以美丽田园著称的陕西西咸新区,正致力于打造国家级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示范区——在77个智能路口建设51.5公里的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示范道路,研发建设车路协同、智能网联车辆运营、智能交通三类应用场景,积极探索能够支持自动驾驶、无人配送等智慧交通发展新模式。依托于开放测试道路,西咸新区已达到交通参与者提取率99%以上,事件识别率95%以上,自动驾驶示范运营车辆有望突破1000辆,实现公交、出租、物流、环卫和智能养护等多场景应用。

第三,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车“双智”协同治理,AI软件定义城市。

在“十四五”新型城市建设指导下,广州羊城通在当地巴士集团公交汽车的车载终端组建“城市级车城网系统”,推动城市更细粒、更多维、更全局的AI数据基座建设,其典型场景包括全自动发现城市道路病害、及时识别街道违规事件和满足城市调研场景诉求等。

在广州,车城网系统实现了以车代人:传统的城区网格员与路长巡视方式,将被效率更优的车城网方式实现。据统计,借助单线公交一天能巡查覆盖的范围,相比人工巡视提升了20倍效率;实现了以车代杆:相较于立杆架设固定式摄像头,车载感知源采用轻量化设计,降低了98%的成本,感知范围却扩大1000倍;实现了以车代车:相较于工程和专用车辆,车联网利用公交车的全覆盖特性,能实现日常不间断巡查,自动归集建库、按需梳理,由此还可将终端扩展到其它车辆类型。

总之,在智能网联汽车的赛场上,中国提供了独具特色的方案。

 

相关链接

 

  栏目导航

新闻聚焦

专题报道

市场动态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在线订阅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亿聚力智慧交通网 www.citnet.cn 网站备案:京ICP备17017045号-1

Copyright © 2007-2022 , All Rights Reserve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转载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